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華一再強調,面對當前新形勢、新要求,云天化將進一步強化新材料產業(yè)的發(fā)展,將其作為云天化今后發(fā)展的重點。而在更早些的時候,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溫總理在部署今年的經濟工作時強調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作為企業(yè),就要抓住機遇,深刻反思,尋找科學的發(fā)展思路?!弊鳛樵铺旎恼贫嫒?,他認為,“企業(yè)一定要從過去簡單靠資源、靠規(guī)模、靠投入的發(fā)展方式,向依靠資源優(yōu)勢、靠科技、靠品牌、靠創(chuàng)新推動的發(fā)展方式轉變,從資源規(guī)模型向資源節(jié)約型、技術創(chuàng)新型、行業(yè)質量效益型轉變。只有夯實基礎,強化優(yōu)勢,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初夏時節(jié),記者來到云天化聚甲醛生產基地,作為云天化集團聚甲醛等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一體化基地,該基地用于聚甲醛等新材料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性能,使之不僅僅是普通的工業(yè)產品,而能直接成為高端產品。此外,這個基地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稱——中國最大的聚甲醛生產基地。作為中國聚甲醛產業(yè)代表的云天化聚甲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其發(fā)展之路正是中國聚甲醛產業(yè)崛起的軌跡,也是云天化集團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探索培育新增長點的一個縮影。
走進云天化聚甲醛生產基地,三套年產2萬噸的聚甲醛生產線正在緊張地運行著,每條生產線都是由密密麻麻的管線整齊有序地排列組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套裝置約由4萬余米長的管道組成,三套生產裝置約有15萬米左右。聚甲醛的生產過程大概分為6個工序:甲醇生產、甲醇濃縮與回收、單體合成與精制、聚合、造粒、退火處理。在經過6個工序后,如米粒般晶瑩透亮的聚甲醛成品源源不斷地從生產線上送出。
聚甲醛屬于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享有“奪鋼”之美譽,具有類似金屬的硬度、強度和鋼性,加上其自身的潤滑左右,工業(yè)上通常用來代替銅鋁等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電氣、機械、儀表、日用輕工、汽車、建材、農業(yè)等領域。隨著國民經濟的整體發(fā)展使聚甲醛應用市場不斷擴大,用量不斷攀升。
我國聚甲醛的研發(fā)開始于上世紀50年代末,但由于諸多核心技術一直沒有突破,工藝技術水平和裝置產能在30年內沒有實質性進步,截止2000年,國內僅上海溶劑廠和吉化石井溝聯(lián)合化工廠有2套千噸級聚甲醛生產裝置。這些裝置技術水平低,工藝落后,消耗高,產品質量不過關,在隨后幾年已經相繼關閉。
為發(fā)展聚甲醛產業(yè)技術,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開發(fā),然而由于專利商對聚甲醛生產技術的嚴密封鎖,以及生產技術的高度集中性,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聚甲醛技術引進一直未能成功。截至2001年,世界聚甲醛的生產與市場仍然被杜邦、赫斯特?賽拉尼斯等幾家公司控制,中國仍無萬噸級以上的聚甲醛生產裝置,所需聚甲醛主要依靠進口解決。
瞄準了這一市場先機,為探索企業(yè)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同時也為了打破歐美國家對聚甲醛市場的壟斷狀態(tài),振興民族工業(yè)。云天化人由此開始了艱難的聚甲醛探索之路。
引進技術,突破瓶頸
在上世紀90年代,聚甲醛技術在國內幾乎為空白,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云天化并不輕松。
1994年,云天化開始了艱難而富有機遇性的聚甲醛技術引入過程。因杜邦公司的技術封鎖,韓國、日本等國聚甲醛廠商的要價太高均使引進談判一度中止。1996年,云天化又經過相關單位的引薦,通過與意大利MARIS公司接洽,開始接觸波蘭ZAT公司,經過多次談判和科學論證后,終于在1997年與波蘭ZAT公司達成聚甲醛生產技術引進協(xié)議,開始籌備聚甲醛裝置建設。
然而引進了技術并不代表生產無憂,波蘭ZAT公司的技術在當時來說也并不算成熟,年產只有5000噸。因此,對云天化來說更大的挑戰(zhàn)還在于如何實現(xiàn)改造技術,提升產量和產品質量。
經過科研技術人員不斷地技術攻關,2001年7月,備受國內外化工巨頭關注的云天化1萬噸聚甲醛生產線在水富基地正式投產,這同時也標志著中國萬噸級聚甲醛裝置正式投入運行,打破了國外巨頭對中國聚甲醛市場的壟斷,填補了國內高品質聚甲醛生產的空白。
據云天化股份公司聚甲醛生產基地相關負責人羅勇介紹,聚甲醛投產后,一度面臨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聚合機磨損、負荷不足等問題,不論是聚甲醛的產品數量,還是質量,與國際知名企業(yè)產品,都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前提下,云天化只能硬著頭皮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來攻堅克難。
一方面,在對設備、技術原理進行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發(fā)揚集團公司穩(wěn)步發(fā)展期“敢在洋設備上動刀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組織成立技術攻關組,自主實施技術整改。經過一年多艱苦的探索研究,先后進行了300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改造,提出的《套管式結晶器在聚甲醛應用》等多項建議均獲得發(fā)明專利。一個個擺在聚甲醛生產過程中的難題得以克服,裝置逐漸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另一方面,針對產品質量差異、應用領域存在局限性的問題,云天化建立了聚甲醛研發(fā)平臺。加強了改性技術的研究和突破,實現(xiàn)了增強、增韌、耐候、耐磨等一系列聚甲醛高性能化新技術和產品的工業(yè)化生產,發(fā)展了高質量、高性能、功能型、多品牌聚甲醛工程塑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11項具有云天化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申請發(fā)明專利12件,獲得授權10件;《聚甲醛樹脂結晶性技術》、《聚甲醛樹脂熱穩(wěn)定性技術》等多項技術的成果轉化,為云天化累計節(jié)約成本2000多萬元。
產能擴張 產業(yè)升級
20世紀70~80年代,我國聚甲醛消費量長期在數千噸級徘徊。進入90年代尤其是末期以來,由于電子電氣、汽車工業(yè)及出口加工業(yè)迅速發(fā)展,聚甲醛消費情況發(fā)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我國聚甲醛消費量增加迅速,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2000--3000噸提高到90年代初期的1--2萬噸經歷了15年時間,而從1--2萬噸發(fā)展到90年代中后期的4萬噸/年,僅僅用了5年時間。到2002年,我國聚甲醛的消費量達10萬噸以上,2006年國內聚甲醛年消費量約在23.4萬噸左右。隨著汽車、建筑、家用電器、農業(yè)灌溉、日用消費品等下游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國內聚甲醛樹脂消費領域逐步擴大,新的消費領域正在興起,工程塑料以其優(yōu)越的產品性能,在人民生活中運用越來越廣泛,也在更多的領域應用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國以年均26.2%的高速增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塑料進口國。
發(fā)展壯大中國自己的工程塑料產業(yè),是國家的迫切需求,也是產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云天化經過大量考察調研及嚴密論證后,大膽實施產能擴張,將1萬噸/年聚甲醛產業(yè)化技術進一步放大,于2006年7月在云南水富建成投產2萬噸/年聚甲醛裝置。單個裝置每年產量達到2萬噸,這是云天化的一個創(chuàng)舉,即便是最初向云天化輸出技術的波蘭至今也沒有達到這樣的技術實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云天化靠著自己的技術實力實現(xiàn)了騰飛。
2萬噸生產線順利投產后,在研發(fā)隊伍和技術實力雄厚的前提下,云天化建設6萬噸/年的聚甲醛裝置的目標呼之欲出。
2006年 9月,由云天化股份聚甲醛生產基地負責人張玉杰帶隊的建設者們開始了新一輪的奮戰(zhàn)。
項目開工之初沒有自己的辦公地點和宿舍,就租住附近居民的房子,每逢刮風下雨,房間內都潮濕不堪,環(huán)境惡劣的“陋室”里,他們每天高負荷工作,既要保證在建工程的質量與進度,又要做好與供應商工作的前后銜接、與主管部門的關系協(xié)調等,然而條件艱苦,工作成效卻不打折扣,他們圓滿地完成了項目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為后期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底,一期工程土建施工全部完成,設備安裝及管道施工全面展開。2008年4月23日,一期裝置試車“集結號”吹響,由項目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張玉杰及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40多人組成的試車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工作重點轉入了裝置調試及試車階段。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工作人員楊敏告訴記者,原始開車在當時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為能夠早日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每位員工逐漸將自己的作息時間調整到與公司的日程安排相一致,每天自覺進行加班,每天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變成了十個、十二個、甚至二十個小時。首先是管線的清洗與吹掃,這是原始開車的必備工作。現(xiàn)場各式各樣的設備,都是工藝人員一個個親自清洗出來的,能鉆的就鉆進去清洗拭擦,不能鉆的就想盡各種辦法,哪怕是最原始的用鐵絲裹上白布的方法都用上,為的就是確保設備干凈以備生產之用;現(xiàn)場各種設備之間相連的錯綜復雜的各條管線,都是工藝人員們一條條親自清掃出來的,空氣爆破、水爆破、空氣吹掃、水清洗,現(xiàn)場各式大大小小的管線,從直徑15毫米到800毫米的管線,都無一例外地經過徹底清洗。此外還有污泥填裝、卸酸堿、填料的清洗及填裝、裝催化劑、裝導熱油等等程序,這些原始開車前的種種繁重艱苦的工作,憑靠云天化人不畏艱苦、奮力拼搏的精神順利完成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甲醛裝置觸媒填充過程中,全體員工精誠合作,團結一致,在狹小的作業(yè)空間中,忍受住塔內40多度的高溫,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在高強度的工作負荷下,僅用了四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填充工作,比原計劃提前了三天時間,連當時的外方專家都對參與此項工作的員工豎起了大拇指。
2008年8月21日,年產2萬噸聚甲醛A套裝置開車成功,22日成功產出聚甲醛產品;2009年11月24日12時58分C套裝置一次性投料開車成功,比計劃時間整整提前了24小時;2010年4月19日16時50分B套裝置順利產出合格聚甲醛產品,這標志著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國內目前最大的聚甲醛生產商,聚甲醛產量達到9萬噸/年。 成功實現(xiàn)了云天化聚甲醛產業(yè)?產能擴張。
開拓市場 創(chuàng)優(yōu)品牌
產品遠銷海內外——云天化牌聚甲醛又被國內經銷商譽為“愛國”牌聚甲醛
云天化的聚甲醛產品投入市場之初,市場反映冷淡。負責銷售的天盟農資連鎖有限責任公司銷售人員王果告訴記者,2001年云天化聚甲醛剛進入市場時,當時年產量只有1萬噸,主要銷售給一些小企業(yè),當時很多企業(yè)都不信任云天化這個牌子,銷售人員只好一家家跑,一袋袋的送給他們試用,一方面組織銷售人員深入華東、華南、華北等市場推廣產品,進行市場預熱,使用戶、經銷商了解云天化聚甲醛;另一方面,組織人員數次到珠三角、長三角等國內用戶現(xiàn)場深入調研,分析了解云天化聚甲醛的優(yōu)劣,找準市場突破口,并通過科研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的各項物理機械性能同國外幾大供應商產品相一致,逐步擴大了應用領域。最終,云天化聚甲醛以較好的性能贏得了用戶的認可,通過了市場的檢驗,真正說服中國聚甲醛用戶相信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人自己能夠生產優(yōu)質的聚甲醛。
目前云天化生產的聚甲醛已經成功進入汽車配件、電子、輕工等行業(yè),豐田、日產公司均成為云天化的客戶,在市場中樹立了牢固的根基。翻閱云天化聚甲醛的銷售業(yè)績:從2001年744.35萬元,上升到2008年的37615.93萬元,整整增長了50多倍。產品毛利潤也從2001年的-296.32萬元,劇增到2008年的9239.32萬元。
據王果介紹,2009年,云天化聚甲醛銷售量4萬多噸,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8%左右,隨著9萬噸生產線的全面投產,今年預計銷售額將超過6萬噸。與此同時,云天化還在積極推進聚甲醛走出國門,在去年出口1000噸的基礎上,今年將力爭實現(xiàn)出口額3000噸。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這將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憑借在市場推廣過程中始終如一的誠信,較好的服務理念和能力,以及過硬的產品質量,云天化聚甲醛在市場中獲得了良好的聲譽,在中國樹立了優(yōu)秀的品牌形象。2006年“云天化”牌共聚甲醛樹脂獲得“云南省名牌產品”稱號,并通過了FDA和NSF兩項專業(yè)認證。2008年, 云天化榮獲“中國工程塑料工業(yè)行業(yè)最具影響力企業(yè)”稱號,受到中國工程塑料工業(yè)協(xié)會的表彰。
科技創(chuàng)新 志存高遠
云天化重慶新材料研發(fā)中心主任王志春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內聚甲醛產能迅速增加,同時還有多個在建和擬建的萬噸級聚甲醛項目。為了在激烈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中贏得競爭,云天化不斷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通過技術改進和產品研發(fā)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能耗。使產品朝著功能化、專用化、系列化的方向發(fā)展,以滿足國內外高端產品領域需求。
為了加強產品開發(fā)研究,云天化積極尋找合作伙伴,先后同國內多所高校、科研單位(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聯(lián)合,實施“產、學、研”合作來提升產品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牌號,擴大產品應用領域,如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高新技術研究項目“高性能低成本工程塑料的制備新技術”)1項和“云南省省院省?科技合作計劃”項目3項,研發(fā)出多種新產品。據了解,為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和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目前以產、 學、研合作形式而設立的云天化重慶新材料研發(fā)中心也已建成。
與此同時,在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上進一步把規(guī)模擴張和下游延伸相結合,向發(fā)展工程塑料及后續(xù)加工產業(yè)方向努力,擬在現(xiàn)有生產規(guī)?;A上建設萬噸級聚甲醛改性生產線,進一步延伸產品鏈,將上產能和上檔次有效統(tǒng)一,占領高端市場。擬通過聚合技術的優(yōu)化、共混合金等技術的應用提高產品性能,提高聚甲醛產品附加值。在市場拓展方面將進一步明晰產品定位,通過提升技術服務質量,強化應用開發(fā),引導市場對云天化聚甲醛的應用,豐富品牌內涵。
作為中國聚甲醛產業(yè)的代表,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先導,以先進技術為利器,云天化在未來必將演繹更多精彩。